移动AR产品开发设计经验分享
AR导航,解决用户找路困难的问题,重点在于导航路线的规划、AR辅助的指引等等;
AR实景翻译,解决实时翻译问题,重点在于实景呈现无需拍照等待,核心在于渲染呈现。
例如:
AR产品展示,核心要考虑用户使用流程及内容呈现方式,要求内容模型要精致、流程引导要丰富、交互操作要简便;
AR互动游戏,要结合AR虚实融合虚实互动,发挥AR的特点,体现AR的价值意义。
所以,对于AR产品设计来讲,首先要确定场景内容,明确要传递给用户的价值和意义。应用场景不同,用户群体不同,产品定位和功能设计都会各有偏重。
按照C端用户和B端用户的视角分类,AR可能应用的行业和场景如下:
1、用户端 用户端可能应用的行业包括工具、娱乐、游戏、社交、内容等领域,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可以判断该领域与AR结合的前景:
用户行为与硬件属性的结合程度
用户量
AR在三维环境里与内容的互动方式,有别于传统的二维环境交互方式依赖于鼠标,手指或手写笔等输入。增强现实技术通过面部手势,声音,听觉和触觉提供交互,诸如手部追踪之类的技术将使我们能够执行更复杂的手势,从而使AR 体验中可能的输入范围更加多样化。对于AR来说,丰富的输入通道可以让交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,可以让虚与实之间的互动更自然,体验更好。二、产品方案
三、交互细节
按硬件及交互距离的AR分类
圆明园大水法复原案例(从左至右分别为在线定位、融合跟踪等过程,及最终效果图)
1、入门交互引导
对用户来说,三维透视/纵深这些概念有一定的门槛,提供出色的交互引导体验很重要。用户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可以与哪些元素进行交互,在开始使用之前通过简单的图像提示引导用户找到体验AR应用的最佳方式。在宜家Place中,在椅子下面标注了圆环和阴影,椅子处于“被选”状态,一目了然。
宜家
2、做好容错设计
另外并非所有用户都能顺利进行交互,当周围的环境信息丢失或者变更不适合体验时,
这个时候需要做好容错设计,做好跟丢补偿,通过展示错误信息指示,引导提示快速复位,帮助用户重新体验。
3、考虑用户环境
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空间的大小也是理想交互方案的基础,因为环境的局限性,有的元素需要很大的水平空间,有的则恰好相反,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,来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。另外,在室内比较放松的环境下,可以通过复杂的交互方式来增强用户沉浸体验,但是在户外,更简短的交互反而更加适合。
4、考虑安全性
沉浸于AR体验的用户很可能不会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情,AR的沉浸式体验设计要考虑到用户安全性。例如在用户使用AR应用时,尽量不要挡住用户视线,在保证可读性的前提下UI元素尽可能透明;长时间使用应用建议休息提示。